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双膝着地 (第2/2页)
箩筐上写着,“张青松,一九八五年制。” 这几个字写得很好看,是章立新爷爷写得,在农村里,箩筐是主要的载货工具,要用来装稻米或⻩⾖啥的,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幅箩筐,所以为了方便识别就需要在箩筐上写上自家的名字。 但这几个字也不能写得太含糊了,如果一幅新做的箩筐上写着几个歪歪斜斜的大字,看着就让人别扭,所以,这几个大字还必须要去请村里那些字写得好的人来写。 章立新爷爷写字在远近那是出了名的好,村子里的箩箩筐筐大多数都是他写得字,好多家门前的对联也去请章立新爷爷写,听说章立新爷爷的爸爸还是个秀才,四书五经啥的都学过,写得一手好字。 因此就遗传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章立新的爷爷,1985年之所以给我刻的印象,说⽩了也就是因为那两只箩筐上写着的那几个书法淋漓的大字:“张青松,一九八五年制。” 1988年给我之所以印象也很刻是因为我突然发现那一年的东西突然一下子涨价了不少,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通货膨的很厉害! 我印象里,1988年以前,油条是5分钱的,饼是6分钱的,馄饨是1⽑钱的,⾁丝面是2⽑钱的,去市里参加六一儿童节,⾝上只要带上1块钱就可以玩好吃饱喝⾜的。 但1988年之后,突然发现什么东西都开始涨价了,连油条也1⽑钱一条了,好家伙,这也涨得太快了,不知不觉之间,原来的好多万元户的⾝家也不知不觉间缩⽔了,不过幸好,那时的万元户开始如雨后笋般地冒了出来,那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个欣欣向荣的通货膨的年份,一个发发的年份,1988年,我记得你,你好也! 过年是我们小孩永恒的期盼,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说出一个词语要我们造句,这词语是“⾼兴”我马上举手,然后站起来大声说出了我造的句子:“过年了,我心里很⾼兴! 一帮小孩都哈哈大笑,老师点点头:“很好,坐下,不过过年还要再等几个月,还没这么快!我真是数着手指头等过年啊!心里算计着还有多长时间过年,天天问老:“还有多久才过年啊!连老也不耐烦了:“快了,快了,等你期末试考完了,就快过年了! 真正到了快过年的那几天,我都奋兴的不着觉,早上也起得特别早,生怕错过了什么闹的好事,逢到过年的时候,敲锣打鼓的闹事确实也多了不少,某某家嫁女儿了,某某家娶媳了,某某家新房子落成之喜了等等,总喜扎堆出现在快过年的时候,真的闹的让我们这些小孩很喜!*** 大年二十五是我们那里的小年,也没什么好吃的,只是大人们会说,今天是小年,然后就没下文了,也没什么仪式,也没什么好吃的,所以,在我印象里,这所谓的大年二十五小年总是让我奋兴不起来,甚至都有点失望。因为我觉得这太没意思了! 大年二十九那天,我们那里有谢年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村里的寺庙里祭拜菩萨神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丰登,六畜兴旺,财源广进,一家平安等等的心愿,祭拜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提着一个灯笼,灯笼里点着蜡烛,然后每家每户都拿着烧好的整只,一大块猪⾁,还有几样菜和一碗米饭。 而且我们那边在这些祭拜的食物上面会放上一张四方形的红纸,红纸间一小支翠绿的松柏叶子,看起来红红绿绿的,很是喜庆,祭拜的时候要烧⻩纸钱和锡箔,还要点上四对蜡烛。 然后跪下来,手里拿着香祭拜,有些诚心的或大在祭拜的时候还里念念有词,闭上眼睛,双膝着地,虔诚地梵香磕头,祈求来年的好运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