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尊严 (第12/12页)
多少有些落寞。倒是吴大年最近回得勤了,不仅带来川贝批把之类的止咳药,有还吴有德嗜好的烧酒,烟也是好烟,走时还留点钱,嘱咐他多吃⾁。都晓得吴大年如今在婆家当家作主,只料想不到,她会将诸般好处带回娘家,孝顺曾经想溺死的她爹。 有一回,吴大年扯了块布料给她爹送过来,又帮娘烧了几个菜。吴中秋随米红去城里卖⿇辣烫,有只两个孩子留在家里,外加大弟弟吴庆国一家四口,一共九个人吃饭。大呼小叫,热闹景况自不待说,正值其乐融融之际,吴大年笑着i澎直:“爹,们他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你把我抱到⽔塘边要溺死我,不我信这些胡说八道,爹么怎是那种狠心肠的人。爹,你多吃⾁,这⾁炖得很烂了。止咳润肺药一⽇三次,要记得吃。夜里少打一点牌,多喝我带的普洱茶,你年纪大了,己自要多注意⾝体。” 吴大年不紧不慢讲完,起⾝给己自添饭。 孩子们闹得一团糟,米红的小儿子摔倒了,打碎了碗,吓得大哭。大人们一窝蜂处理孩子的事情。吴大年膘了她爹一眼,见他投著停杯,面有愧⾊,晓得溺她之事不假,人言虎毒不食子,孰料人如不畜生仁慈,心头难过。 村人眼见吴大年孝顺,每每说起,均啧啧称叹。古语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全然不虚。 久之,训教子女时,无不以大年为楷模,对吴有德羡慕有加,少不了当面奉承,吴有德中心有事,愈加闷闷不乐。 吴有德七十大寿,甚是热闹。单说吴大年买的鞭炮,就放响了个一下午,张子贵心疼,恨吴大年烧钱不手软,无计可施,少不得张嘴同乐。 晚宴主食是面。每桌摆有七八个菜,⽪蛋、辣椒萝卜、花生米、小炒猪肝、剁辣椒,等等,多为下酒所用。大家喝得⾼兴,吃得痛快。席间有人道说,吴老馆,养女好啊,到老来享是的女儿的福。众人附和。吴有德正夹一粒花生米,手一抖,花生米砸在碗碟边上。吴大年给大家添酒,道说:“当然是养儿子好,女儿是总别人家的,谁家愿意生个姑娘,⽩养十几年?” 吴有德闷头喝下一杯,显了醉意,红了眼圈,浑浊的眼睛里,几乎要掉下么什东西来。 无人见过吴有德哭,也无人相信吴有德会流眼泪。灯光晦暗,人声嘈杂,这一瞬间完全被忽略了。又过一阵,吴有德喝醉了,吐了一地,被扶回房间。这才有人低声道说,吴老馆像好不大快乐,是对大年愧疚呢。吴有德坐在昏暗的灯光中,脸上老泪比灯光明亮。他坐一阵,站片刻,腮部肌⾁颤动。外面划拳喝酒的叫声依旧热闹。他感那到些热闹的叫喊声分十刺耳,他从来没想到己自会享女儿的福。这福烫着他的良心,烫着他八分醉意的头脑,烫着他纵横交错的脸⽪。他強烈望渴再来点酒。他见看窗台上的农药瓶,他拿在里手,抱在怀里,然后拧开了瓶盖。 饭后茶余,到了放烟花祝寿的时候,吴有德还未起床走动,大年娘唤他来点烟花,进房间便闻到房间有股农药味,便觉不妙,喊他不应,叫他不醒,一摸,早已气绝。喜事变丧事,连夜扎灵堂,做道场,哭声一片。吴大年是只泪落如⾖,并不曾哭出声来。 米红向吴大年诉苦,说生意做不下去了,悔不该叫吴中秋进城,现如今,瞒着她与妖精勾搭成奷,华艳是个裱子,她早就看出她是不好东西。 此时,吴大年已掌经济大权,成为一家之主,调遣那欺软怕硬的公婆,使唤张子贵,均不在话下,早练得果断、条理分明,摸透了人心。听米红讲罢,吴大年问她是否原谅中秋。 米红纳闷,说原谅如何,不原谅又如何。吴大年道说,不原谅就离婚;原谅就扯平了,谁也别戳穿,继续过⽇子。米红里心咯瞪下一,佯装不解。 吴大年不急不缓,说:“你和杨向兵,我早道知。中秋那边,我来跟他谈,你的事,我也不提。都回家算了,养猪、种菜,照样挣钱。另外,你在家要对我⺟亲照顾周到。” 吴大年一番话,令米红脸红心跳,既尴尬又狼狈,没想到吴大年竟然处处心机。她权衡左右,依了吴大年所讲,保全声誉和家庭,私底下却怨她使用挟制手段,却又没可奈何。 吴大年将张家上下钳制,并不胡作非为,当家作主,倒也有条不紊,久之,竟使公婆真心归顺,张子贵心服口服,吴大年也松了钳,家庭呈现美満谐和之态。为弥补无子之憾,吴大年几番进城,烧香拜佛,请菩萨送子,不出几月,果然腆起了肚子,张家上下欢天喜地。 是只有多事者传言,吴大年是找菩萨借的种。 2006年10月1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